当前位置: 首页 > 民族节庆 > 猴儿鼓

猴儿鼓

2011年09月14日 00:00:00 访问量:114

  猴儿鼓,故名思义,就是模仿猴跳的动作打花鼓。猴儿鼓是从苗家花鼓演变而来的。动作轻捷健美, 窜、跳、腾、挪变化多端,节奏明快,既富有娱乐性,又富有较高的艺术性。猴儿鼓打法,形式多样,不 拘一格。有单人打、双人打、多人打、群体打,男女混杂其中,互相嬉戏跳跃,犹如群猴嬉戏,动作优美动人,是苗族最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。

  据传说,猴儿鼓起源于叭固苗寨。很久以前,这里是森林密布,虎豹豺狼成群,山中的猴子特别多。山里种的包谷,还没挂须就被猴群偷吃,人们只好在山中树林里扎起茅草棚,把锣鼓搬到茅棚中,燃起篝火鸣锣击鼓,防止群猴吃包谷。一到白天,人们就出山去了。趁人们出山之际,群猴挤进茅棚中,击鼓欢跳。人们听到鼓声,觉得奇怪,回茅棚一看,只见一群猴子围着大鼓,窜上跳下,你逗我耍,好不热闹!它们纵、跳、腾、挪,身法极为灵巧敏捷,把人们看的眼花缭乱。其中一个叫石八的青年拍手叫道:“妙极了,妙极了”!经他一吼叫,群猴一惊而散。石八走进草棚,也学着猴子的动作,击鼓跳跃起来,伙伴们觉得新奇好看极了,也跟石八的样子击鼓跳跃起来。回到寨里后,石八就根据猴子大鼓跳跃的动作,发展成七七四十九套动作,教给寨民。大家觉得这种鼓点新奇好看,打击的套路变化多端,大家都学会了这种打法。因为这种打法是模仿猴子的动作,所以叫猴儿鼓,流传至今。

编辑:教育网
上一篇:四月八
下一篇:椎牛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教育局 特此声明。
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联系地址: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